寶寶的糞便,也代表寶寶的健康狀態。除了觀察顏色,比對兒童健康手冊以外,媽咪還需要觀察哪些細節呢?家長有哪些常見的判斷迷思?如果便便顏色介於正常與不正常中間,爸媽應該帶寶寶就醫檢查嗎?本篇特邀請新生兒科加護病房主治醫師為您親自解惑!
觀察便便的2大要領
要領1/便便的性狀
洪依利醫師表示,觀察評估寶寶的大便「性狀」、「次數」及「顏色」,可以確定寶寶的腸胃狀態及肝膽功能及發育是否正常。其中,觀察大便的「性狀」最重要,而糞便性狀,是指糞便的軟硬程度。
當寶寶的便便相當稀水,連一點渣都沒有,次數一天天越拉越多,跟平常的狀況有很大的差異,那麼就有可能是拉肚子了。如果寶寶即使每天都有拉,但大便性狀卻很硬,就像羊糞那樣顆粒狀的,這種狀況對於未滿四個月前的新生兒來說,就屬於是相當異常的。
要領2/便便的次數
其次要觀察的就是寶寶大便的「次數」,但是大便的次數沒有像大便的性狀那麼重要,畢竟因為餵配方奶及母奶的寶寶,便便次數均因人而異。不過,洪醫師指出,如果寶寶是喝配方奶的話,大便次數可能會稍微規則一些,也許一天3~4次,又或者頂多是2~3天一次,通常也是不太會拖過一週的。
可是如果是喝母奶的寶寶,滿月以後,通常大便的次數會銳減。可能會7~8天或甚至10天才解一次便便,可是只要寶寶便便的性狀是軟的,那這種就不叫做便秘。因此,大便的性狀遠比次數,來得更重要一些。
然而假使是喝配方奶,7~8天才解一次便便的話,這種情形就比較少見,因為一般的配方奶,通常比較不會造成寶寶便便的次數那麼少才對,那如果有加上其他症狀,像是肚子會很容易脹氣、嘔吐啦,那這種可能就是代表腸胃是有問題的。
來源: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%E5%AC%B0%E5%85%92%E4%BE%BF%E4%BE%BF%E5%81%A5%E5%BA%B7%E5%97%8E-%E5%AE%B6%E9%95%B7%E5%BF%85%E7%9F%A52%E6%AD%A3%E7%A2%BA%E8%A7%80%E5%AF%9F%E8%A6%81%E9%A0%98-000036761.html
留言列表